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曾说:“你生命的前半辈子,或许属于别人,活在别人的认为里,那把后半辈子还给自己,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吧。”
提到退休,有些人认为那意味着衰老,是一个人活力和价值感的终结。
其实,退休以后的人生,才是新生,是人生另一段旅程的开始。
犹如钱理群说:“你老了,退休了,脱离了单位的管控,成了养老院里的一个普通居民,直到此刻,你才开始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,让你本质性的存在显现出来,由单一自我变成多重自我,成为你想成为的人。这不仅是重新寻找、发现与坚守的生命过程,还是自我人性的重新调整。”
退休之后,不妨把自己重新养一遍,让余生不留遗憾,让时光走得慢一点。
退休之后,不管多有本事,退休金多高,都别做以下三件糊涂事。
展开剩余90、“一碗汤的距离”,退休后帮扶儿女,带娃,别全责,家务,别全包。厨房里,宋阿姨正忙着给孙女熬鸡汤。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,香味渐渐弥漫开来。这是她特意去菜市场买的土鸡,配上枸杞、红枣,小火慢炖了两个小时。
宋阿姨退休以后,就到儿子家帮忙照看孙女。自从来到儿子家之后,她的生活基本上就被带娃、做家务全部占据了,一点也没有自己的时间。
每天清晨五点,天还没亮,宋阿姨就起床准备早餐。儿子儿媳要赶早班地铁,她得在他们出门前把饭菜做好。小孙女还在熟睡,她只能轻手轻脚地在厨房忙碌。
"妈,小宝的奶粉快没了,记得去买。"儿媳匆匆扒了几口饭,拎着包就要出门。
"知道了,你们路上小心。"宋阿姨端着热腾腾的鸡蛋羹,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门口,心里五味杂陈。
白天,她则要带着小孙女去早教班、买菜、做饭、打扫卫生。晚上,等儿子儿媳妇下班回来,她又要准备晚饭、给孩子洗澡、哄睡。日复一日,宋阿姨的腰越来越疼,胳膊经常疼的晚上睡不着觉,膝盖也开始发酸。
这几年来,儿子儿媳妇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,只要她不做饭,他们就点外卖,只要她不收拾屋子,家里就乱得下不去脚。
直到有一天,宋阿姨在厨房晕倒了。醒来时,她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。看到神情凝重的儿子,她问道:“我这是怎么了?”
儿子面色难堪地回答道:“妈,等出了院,我就把您送回老家养老吧。”
宋阿姨的心头一惊,眼泪在眼睛里打转,看着儿子和儿媳妇离去的背影,心中特别悲凉。刚好老伴急匆匆地从外面推门进来,他急切地关心道:“怎么样了,还有哪里不舒服?”
她看到老伴的那一刻,再也控制不住自己,眼泪哗啦一下夺眶而出,哭着说道:“老头子,我这是怎么了?”
老伴心疼地说:“没什么大事,就是太过劳累了,等出了院咱就回家吧,孙女也上小学了,儿子的日子该让他们自己担起来了。"
后来,宋阿姨才知道,原来自己当时差点发生脑溢血导致瘫痪,现在想起来真的非常后怕。
医学专家强调,休息十分重要,一天中最少睡够7-8个小时,劳逸结合,这样才有助于维持各脏器功能正常运行。
健康是我们最重要的本钱,退休之后,无疑要将养身摆在第一位。
有句话说:“昨日之我,是为他人作嫁衣;从今往后,我的余年将属于我自己了。”
大多数人,年轻时,为了家庭操劳,为了工作奔波,退休了,还要帮助儿女照看孩子,短的三五年,长的达到十年之久。
现实生活中,很多年轻人在家中都是甩手掌柜,反倒身体孱弱的老人却包揽了所有的家务,洗衣做饭,照顾孩子,接送孩子上下学。
其实,在儿女的孩子学龄前的那几年,可以适当地帮助他们带娃,但是也要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,带娃是帮忙不是义务,做家务是情分不是本分,毕竟父母已经年老,无法再过多负担儿女的人生。
父母之爱的最高境界,是在适当的时候优雅地退出孩子的生活舞台。与其紧握不放,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在风雨中自己翱翔。
02、“贪婪是人性之暗,欲望是无底之洞”,退休后要克制过多的欲望。老张已经退休了,在整理书房时,又翻出了那个装满奖状和证书的文件袋。摸着已经泛黄的纸张,那些为升职加薪拼命加班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。如今,这些曾经引以为傲的荣誉,却让他感到一丝疲惫。
退休后,老张曾经一度陷入迷茫。每天清晨醒来,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直到那天,老张在公园遇见朋友老鲁。他正在教几个孩子下象棋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
"老张,来下一盘?"他招呼道。老张犹豫了一下,还是坐下了。棋盘上,老张依然习惯性地计算每一步的得失,而老鲁却气定神闲。他说:"退休了,该学会放下。不是每件事都要争个输赢。"
“你听说了吗?同事老房被人骗了不少钱,为此老伴都被气的住了院,儿子也非常生气。”
老张感到很惊讶,于是问道:“什么情况?老房那么精明的一个人,怎么会被人骗了呢?”
“人呀,一旦起了贪念,就容易失去理智啊。因为贪图高利息,投入了十多万元去理财,结果被人骗了个精光。”老鲁唏嘘地回答道。
“哎吆,这老房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呀。”“可不是嘛。”老张和老鲁都不禁感慨道。
在与老鲁下完棋回家以后,老张就开始学着做减法:把书房里堆积的专业书籍捐给了社区图书馆,把衣柜里那些为应酬准备的西装送给了需要的人,甚至把手机里那些工作群都退了。
他还把家里的大钱重新存了定期,把关注的很多讲理财和投资炒股的一些视频都取消了收藏。
现在的老张,每天晨练、读书、写字,偶尔和老友们下下棋。生活简单了,心却充实了。
原来,放下不是失去,而是另一种获得。就像秋天的树,褪去繁茂的叶子,才能让阳光洒满枝头。退休后的生活,不需要太多的欲望来填满,简单平淡中自有真味。
人的欲望就像拉长的橡皮筋,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自己。欲望其实是一个无底洞,我们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填满。
我国药理、毒理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秦伯益,2014年他主动申请退休,被称为我国首位自主退休的院士。
在他看来,退休之人常留恋过去“过五关,斩六将”时的辉煌,其实大可不必;沉湎于过去前拥后簇的热闹,更是徒添烦恼。
退休后,秦老辞谢一切社会兼职、一切无关应酬,专注于旅游。
他游遍我国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、历史文化名城等,完成年少时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梦想,并出版了两本游记,退休生活过得踏实又怡然自得。
法国作家莫泊桑说:“人如果能坚定自己内心所想,不攀比、不盲从,一门心思过好自己的日子,就会快乐许多。”
人生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欲望、名利,而是来自一个人的智慧和境界。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
庄子说:“天下有至乐无有哉?至乐无乐,至誉无誉。”
在物质享受方面,人的“阈值”是不断抬高的。享受了好的,还想享受更好的。物欲只会膨胀,却很难缩小。
退休以后,简化欲望,学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,才能摆脱欲望的枷锁,活得自在坦然。
03、“家丑不可外扬”,在外人面前,不要诉说家中私事。小区里的紫藤花开得正盛,王阿姨坐在长椅上晒太阳。不远处,几个老太太正凑在一起聊天。
"我那儿媳妇啊,整天就知道买买买,快递堆得满屋子都是。"乔阿姨的声音格外响亮。
"我家那个更气人,周末睡到日上三竿,早饭都不做。孩子也不管,我倒像是家里的免费保姆。"李奶奶立刻接上话茬。
“我家儿媳妇的弟弟经常打电话来要钱,今天几千,明天一万的,我儿子挣的钱合着都给她娘家人了。”另一个老人非常气愤地抱怨道。
那几个老太太你一言我一语,越聊越起劲,不仅聊自己家里的事情,而且还相互之间为对方的事情出谋划策。
王阿姨则低头翻着手中的书,假装没听见。其实她的家中何尝没有烦心事?儿子工作忙,经常加班到深夜;儿媳性格要强,有时难免和儿子闹别扭。
上个月,儿媳妇的娘家弟弟要结婚,房子首付没有凑够,亲家母来到家里希望女儿帮忙把剩余的补上,儿媳妇则把准备换车的钱给了娘家。
为此,儿子与儿媳妇争吵了好几天,儿子抱怨儿媳妇不顾及自己的小家,总是胳膊肘往外拐,儿媳妇则抱怨儿子不体谅她。
她在儿子家帮忙看孩子,不仅要照顾孩子,还要兼顾着收拾家务,即便已经任劳任怨地干活,但是儿媳妇还是不满意,总是给她甩脸子看。
她与儿媳妇之间,其实也存在着育儿观念,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,但这些家里的私事,她从不对外人说。
因为,她深知家事如饮水,冷暖自知。有些话,说出去就收不回来了;有些事,烂在肚子里比说出来好。
易中天说:“真正厉害的人,不在乎别人的评价,别人爱说就说去。”
活在自己的节奏里,而不是活在别人嘴里。外界的非议和侮辱,不听不辩不计较,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。
古人说:“烦恼障品类众多,若不执我,无烦恼故,我执为根,生诸烦恼。”
人只要活着,就会有烦恼,工作的烦恼,生活的烦恼,学习的烦恼,交际的烦恼,无论是孩子,年轻人,还是老人,都会有自己的烦恼。
但是,并非所有的烦恼都可以向外诉说,相反,有些烦恼,有些事情,只能向内化解,不可向外诉求。
退休以后,或多或少都需要牵扯儿女的小家庭,无论是儿女是否孝顺,赡养方面是否尽责,还是帮忙带娃,婆媳关系,父母子女关系等,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。
其实,出现了问题不可怕,可怕的是把问题无限放大化,让原本很快就过去的小事情,从外人嘴里又添油加醋地传回来,就会激化矛盾。
犹如古诗中言:“墙有茨,不可扫也。中冓之言,不可道也。所可道也,言之丑也。”
记住:家事如烟散,不言不语,云淡风轻过心田;家门里短长,不晒不晾,家和万事兴。
庄子说:“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”
这是逍遥的三种境界,却也是解放自己的三种法门。
无己:放下自我与执念;
无功:不计功名和得失;
无名:放下荣辱名声的负累。
人到老年,退休以后,学会无欲、无心、无求,方能得大自在。
一、帮扶儿女,把握好度,不求回报,也不无底线付出。
二、降低欲望,不操闲心,不管闲事。
三、关注身体健康,无病无灾,吃的好睡得香。
人老了,身体健康 ,兜里有钱,手中有书,心中无事,就是最好的退休生活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